臨床解讀NT-proBNP診斷界值及灰區(qū)爭議
自從2002年多國研究確定了B型利鈉肽(BNP)檢測(臨界值100pg/mL)作為急性心力衰竭(AHF)輔助診斷工具的有效性以來,人們一直在努力尋找BNP非活性片段,即N端B型利鈉肽前體(NT-proBNP)的統(tǒng)一臨界值。NT-proBNP高度依賴于腎臟清除率,并且在AHF患者尿液濃度很高,因此年齡相關(guān)的腎功能衰退和急性心力衰竭環(huán)境中的動態(tài)變化會對其造成影響。Januzzi等人嘗試解決關(guān)于NT-proBNP濃度作為AHF輔助診斷手段的最佳臨界值爭議,將年齡問題考慮到臨界值劃分中,分別針對50歲以下、50-75歲和75歲以上的患者提出了新的確認臨界值:>450、>900和>1800pg/mL。他們還提出了與年齡無關(guān)的排除界值:<300pg/mL,并發(fā)現(xiàn)該臨界值具有良好的預(yù)測價值。ICON-RELOADED(ICON:急診科急性診斷臨界值的重新評估)是對NT-proBNP前瞻性研究空白數(shù)據(jù)的補充,并確認了NT-proBNP急診科呼吸困難的調(diào)查(PRIDE)研究結(jié)果:50歲以下、50歲及以上的確認臨界值和與年齡無關(guān)的排除臨界值分別為>450、>900和<300pg/mL。
盡管ICON-RELOADED的結(jié)果證明了NT-proBNP的實用性,但并沒有解決確認值和排除值之間廣泛的“灰區(qū)”問題,目前對灰區(qū)范圍的研究是有限的。如圖1所示,NT-proBNP沒有統(tǒng)一的臨界值。美國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(FDA)批準用于輔助診斷心力衰竭的NT-proBNP檢測試劑盒包裝說明書中對75歲以下和75歲或以上的患者分別使用>125和>450pg/mL的確認臨界值。2008年歐洲心臟病學(xué)會(ESC)指南的排除和確認臨界值分別為<400和>2000pg/mL(注意400-2000pg/mL間的寬泛灰區(qū)或不確定區(qū)域)。2012年ESC對此進行了修訂,出現(xiàn)急性/惡化癥狀的患者的排除界值為<300pg/mL,而非急性癥狀患者的排除界值為<125pg/mL。在Hill等人的系統(tǒng)回顧中,確認臨界值隨年齡而變化,范圍從450到6000pg/mL。普遍接受的排除臨界值為300pg/mL,但考慮到年齡因素,NT-proBNP范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。灰區(qū)問題并非NT-proBNP所獨有的,對于BNP,公認的灰區(qū)是100-500pg/mL,或FDA正常范圍的5倍。NT-proBNP ICON-RELOADED的灰區(qū)為300-1800pg/mL,是FDA>75歲正常范圍的3倍。
圖1. NT-proBNP臨界值比較
注:圖中呈現(xiàn)了各種N端B型利鈉肽(NT-proBNP)濃度,這些濃度被提議作為急診科(ED)急性心力衰竭(HF)診斷和心力衰竭預(yù)后的臨界值。ESC=歐洲心臟病學(xué)會;FDA=食品藥品管理局;ICON-RELOADED=ICON:急診科急性診斷臨界值的重新評估。
也有人嘗試用NT-proBNP濃度判斷心力衰竭預(yù)后。Santaguida等人的系統(tǒng)回顧,發(fā)現(xiàn)79項隨訪間隔為14天至7年的研究中,與死亡率相關(guān)的臨界值從3001到17860pg/mL不等。眾所周知,NT-proBNP和預(yù)后的其他因素,例如年齡、腎濾過功能、肥胖和種族,有很大關(guān)系,這可能會影響NT-proBNP檢測結(jié)果的解讀。
總之,NT-proBNP檢測必須根據(jù)適應(yīng)證(診斷或預(yù)后輔助)、年齡、腎功能和其他因素進行解釋。ICON-RELOADED推動了該領(lǐng)域的發(fā)展,提供了重要的前瞻性、空白和判定數(shù)據(jù),證明了NT-proBNP在臨床環(huán)境中的實用性。然而,它也警示臨床醫(yī)生在臨床實踐中不能應(yīng)用單一的截點進行診斷。
參考文獻
McCullough PA, Kluger AY. Interpreting the Wide Range of NT-proBNP Concentrations in Clinical?Decision Making[J]. J Am Coll Cardiol, 2018, 71(11): 1201-1203.?

相關(guān)產(chǎn)品

相關(guān)閱讀
- YY/T 1240-2023 D-二聚體測定試劑盒(免疫比濁法) YY/T 1240-2023 D-二聚體測定試劑盒(免疫比濁法)
- YY/T 1233-2014 心肌肌鈣蛋白-Ⅰ測定試劑(盒)(化學(xué)發(fā)光免疫分析法) YY/T 1233-2014 心肌肌鈣蛋白-Ⅰ測定試劑(盒)(化學(xué)發(fā)光免疫分析法)
- YY/T 1528-2017 肌紅蛋白測定試劑盒(免疫比濁法) YY/T 1528-2017 肌紅蛋白測定試劑盒(免疫比濁法)
- YY/T 1220-2013 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診斷試劑(盒)(膠體金法) YY/T 1220-2013 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診斷試劑(盒)(膠體金法)
- T/CSBME 027-2021 肌酸激酶同工酶(CKMB)定量測定試劑(盒)(熒光免疫層析法) T/CSBME 027-2021 肌酸激酶同工酶(CKMB)定量測定試劑(盒)(熒光免疫層析法)
- WS/T 404.7-2015 臨床常用生化檢驗項目參考區(qū)間第7部分 血清乳酸脫氫酶、肌酸激酶 WS/T 404.7-2015 臨床常用生化檢驗項目參考區(qū)間第7部分 血清乳酸脫氫酶、肌酸激酶
-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臨床路徑(2019年版)
- 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路徑(2017年縣醫(yī)院適用版)
- 目前BNP及NT-proBNP檢測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
- 【文獻分享】一種NT-proBNP替代抗原的成本效益優(yōu)化策略
- 急性及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及流程
- 血液中可溶性纖維蛋白與D-二聚體的形成及消除
- D-二聚體(D-dimer)的形成、檢測及臨床應(yīng)用
- N末端腦利鈉肽前體(NT-proBNP)的生物學(xué)特點及臨床應(yīng)用
- 肌紅蛋白(MYO)的生理功能及臨床應(yīng)用
- 心臟型脂肪酸結(jié)合蛋白(H-FABP)的臨床意義
- 心肌肌鈣蛋白I(cTnI)與超敏心肌肌鈣蛋白I(hs-cTnI)
- 心肌肌鈣蛋白I(cTnI)的測定注意事項
- 心梗三項及其聯(lián)合診斷意義
- WS/T 477-2015 D-二聚體定量檢測 WS/T 477-2015 D-二聚體定量檢測
- YY/T 1221-2013 心肌肌鈣蛋白I診斷試劑(盒)(膠體金法) YY/T 1221-2013 心肌肌鈣蛋白I診斷試劑(盒)(膠體金法)
- YY/T 1451-2016 腦利鈉肽和氨基末端腦利鈉肽前體檢測試劑(盒)(定量標記免疫分析法) YY/T 1451-2016 腦利鈉肽和氨基末端腦利鈉肽前體檢測試劑(盒)(定量標記免疫分析法)
- YY/T 1580-2018 肌酸激酶MB同工酶測定試劑盒(免疫抑制法) YY/T 1580-2018 肌酸激酶MB同工酶測定試劑盒(免疫抑制法)
- YY/T 1243-2014 肌酸激酶試劑盒 YY/T 1243-2014 肌酸激酶試劑盒
- YY/T 1590-2018 心型脂肪酸結(jié)合蛋白測定試劑盒(免疫比濁法) YY/T 1590-2018 心型脂肪酸結(jié)合蛋白測定試劑盒(免疫比濁法)
- 心力衰竭臨床路徑(2017年縣醫(yī)院適用版)
- 急性左心衰竭臨床路徑(2019年版)
- 主流廠家NT-proBNP檢測平臺的實驗室間CV
- 【一文讀懂心衰】心衰篩查要做什么檢測,都有什么意義?
- D-二聚體(D-dimer)相關(guān)血栓類共識指南匯總
- D-二聚體(D-dimer)免疫檢測及其影響因素
- D-二聚體檢測方法和檢測標準
- 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的臨床應(yīng)用
- 可溶性生長刺激表達基因2蛋白(ST2)的臨床意義
- 心肌肌鈣蛋白I(cTnI)的臨床意義
- 心肌肌鈣蛋白I(cTnI)的測定方法
- 常見心血管標志物
- 心血管標志物專題